新聞採訪   草根文化人 引領風潮

2015-09-09

撰文/莊淑惠 攝影/顏霖沼

《鏡頭影響力》

  麵包師傅張明坤先是拜師學藝,
接著貸款買數位錄影機;
即使為了等待一個畫面,
在太陽下曬一整天,他也不喊累。
「因為慈濟很美,所以要用最好的器材記錄下來;
為慈濟留歷史,等同記錄了社會的美好,
這給了我很大的成就感!」
張明坤說。

今年五十歲、看起來草根味濃厚的張明坤,住在高雄仁武鄉,白天是麵包
師傅,晚上在夜市擺攤賣麵包。他一向喜歡玩家庭攝影機,九年前開始轉
拍慈濟活動,並且拜師學藝。「老師問我學錄影要做什麼?我很認真地說
:為了做慈濟!」

 

  僅有國小學歷的張明坤,學習意志強旺,在學會錄影
後,花了三十萬元買專業攝影機,還曾瞞著老婆標會
,請老師郭立初到日本幫他買數位錄影機。「老師特
別從日本打電話來跟我確認:『你會不會後悔?』我
很堅定地說:絕不會後悔!」

早年加入慈濟,張明坤是從環保入門,因此,他對環
保題材比較感興趣,而且深入。

高雄仁武鄉八卦寮環保站裏,有人拆腳踏車的鐵線與
馬達裏面的銅絲,有人拆錄影帶和安全帽的塑膠外殼

;志工們精細專業的分類與分工、愛物惜福的環保精神,成為學校師生觀
摩、實做的環保教室。多年前,張明坤以八卦寮環保站為主題,從企畫、
拍攝到剪輯、配上閩南語解說的旁白,總共花了兩個月完成一支環保錄影
帶「垃圾變黃金」,畫面呈現了環保志工投入分類、回收物送往大型回收
工廠,到最後鋁罐重製成一條條鋁磚的過程。

  這支錄影帶在學校與社區推廣,引起回響
。環保站負責人陳清雲說:「影片中介紹
了如何回收玻璃瓶與分類,一度造成環保
站玻璃回收物的爆滿,可見影片的影響力
。」

罹患先天青光眼的環保志工邱淑惠,靠著
雙手碰觸回收物,依照形狀、材質做分類

;熟悉、有效率的身手,教人看不出她雙眼已盲。張明坤除了記錄邱淑惠
做環保的身影,也深入她的生活,拍她如何煮飯、做家事、照顧家中與鄰
居的小孩。邱淑惠的故事登上大愛台後,很多媒體爭相報導。

  近一、兩年,張明坤非常喜歡拍大愛台公
益廣告「蔬果真善美」,並獨鍾少見的香
菇種類。他從市場詢問到產地,常一大清
早起床,從高雄仁武出發前往宜蘭、東勢
、埔里等地,在光線最美的晨光中捕捉美
麗的菇影。為了營造出明亮新鮮的美感,
他在菇寮裏打燈,將一朵朵在養殖盆中恣
意開展的香菇,留在鏡頭內……

張明坤加入慈濟後,檳榔不吃、菸也不抽了,也改茹素;熱心公益的他,
只要慈濟有義賣活動,他就做蛋糕或麵包贊助。太太本來對他花錢買昂貴
機器感到不解,但聽了上人開示,也看到先生的改變,因此逐漸放開心胸
   她說:「做慈濟,張明坤可以不吃不睡,而且,要多早起床都不用人催。」